写在前面

大概一年前我发过这么一个帖子:
https://www.chiphell.com/thread-1557191-1-1.html
最后的结局是两个都没买,一直用X100T作为随身机器使用,忙碌的一年里也没拍太多片子,80%都是X100T拍的。不得不赞叹这台小机器,画质发发朋友圈FB什么的也都够用,包个潜水布扔背包里也不心疼,单手当卡片机上街拍也没什么侵略性,看上去就是一个不起眼的中国游客。对我来说唯一的缺点就是镜头素质很僵,导致近摄自带迷幻效果以及输出print的时候画质就显得不那么够用了。

转眼到了2017,想想也该落实一下FE系统的35了,然而索尼的35焦段真的是一个大难题,因为有RX1系列的存在感觉短期也不会出高素质体积又小的35/2或者35/1.8了,因为自己有一颗首发买的35art一直在使用,所以光从便携角度来讲能选的只有FE35/2.8,Loxia 35和各类旁轴/老头,其中最吸引我的是35 1.4 ZM。这三者我首先排除掉了FE35/2.8,因为2.8的光圈总让我心里不舒服加上本身对手动对焦不是特别抗拒,而且看了这篇评测发现Loxia 35还是比FE35/2.8好上一些的。后来又看了这篇对比基本上确定撸ZM35/1.4了,然而仔细在flickr翻了很多图发现Loxia 35的边角表现并没有差的多夸张,而且玩了玩几张RAW发现畸变根本不用矫正感觉很不错,因为有拍很多建筑题材的东西,以及发现了Loxia 35和21很不错的deal,导致ZM35/1.4的价格对我来说差不多是一颗Loxia 21加上Loxia 35,忍了忍还是入了Loxia 35。

开箱

▼虽然不是第一次开Cosina蔡司的箱了,但是又一次看到这样的箱子真是满满的高级感
DSC04793-1

▼侧面还有Logo和型号,看到那个反光的Seal就知道我的这颗头从哪个地区买的了~
DSC04798

▼另一面是镜头正面照
DSC04800

▼印在侧面的全身照
DSC04801

▼当然少不了硕大的蔡司Logo,这箱子一共六个面能有四个蔡司Logo
DSC04803

▼内箱,“This is the moment we work for” 附上结构图
DSC04805

▼蓝色海绵和塑料袋包着的镜头本体+遮光罩,以及一些纸和切换无极光圈的工具(其实用小一些的钥匙基本上就行,我就没拆)
DSC04807

▼本尊取出,全金属的镜身摸起来感觉非常很好,还有一样金属遮光罩。
DSC04810

▼可惜镜头盖是塑料的,要是像RX1系列一样的金属镜头盖就好了,不过好歹Loxia都给配了金属遮光罩,相比起ZM系列来说已经很良心了。
DSC04812

▼正面标住了型号和滤镜口径,红色的T*日常瞩目
DSC04815

▼对焦时镜头是会伸出一些的,注意镜头盖下方的那个白点(线)
DSC04816
DSC04817

▼蔡司也把各种乱七八糟的标藏在这儿
DSC04819

▼距离标尺,其实这部可以看到超焦距最实用的还是F8的状态下
DSC04823

▼套上遮光罩,这是我见过的第一个在遮光罩上标上型号的镜头(系列)
DSC04825

▼这个遮光罩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两边都有蔡司的Logo,实在是无法理解这样的审美
DSC04826

▼和FE55的高度对比,两者直径差不大多,高度Loxia 35矮一些
DSC04830

▼套上遮光罩就和FE55差不多了
DSC04831

▼当然FE55套上遮光罩就长上不少了,总的来说这两颗头带出门还是很小巧方便的
DSC04832

▼强行和装上Metabones的35Art比一下大小,一个天一个地(几乎)
DSC04835

▼FE55和Loxia35叠罗汉和35Art差不多长
DSC04836

▼对比下不带转接环的ZM50Planar,Loxia50就是以此为蓝本改进的
DSC04837

▼卡扣处有触点,所以镜头信息都有,左下角是切换无极光圈的口,仔细看这个后组其实离sensor非常近(ZM转接也是如此)
DSC04839
D3S_4686-rear-1200
Source:Ken Rockwell

▼随镜头一起买的蔡司UV,然而也是日产~ 无非是发现这片UV和美国的差价居然能有50%,赶紧买来试试
DSC04842

▼UV的内盒,这个塑料盒感觉还是比B+W的要稍稍高级那么一点,然而UV本身确实用纸有一些些难擦,用带酒精的擦就都一样了,这也是我拿Loxia 35拍的第一张照片,试试我还比较看重的近摄
DSC04849

▼上机照,这里偷懒了就用老的A7R当模特,没有遮光罩的话感觉确实丑点
DSC04847

样张

镜头一到就去迈阿密/Key West度假了一周,随便拍了点,随便弄些不准备精修不准备print的照片发上来吧,都稍稍后期过了。

▼下飞机直接开车到Key West,这张算是这个镜头在室外的第一张
DSC05064

▼试了试焦外,感觉很一般,和奶油差太远了,相反感觉很硬很harsh
DSC05075
DSC05081

▼晚上F2就比较友好了
DSC05087

▼某个白天忘了还有手动光圈这回事儿,拿F2拍的
DSC05189

▼仔细看一下左上角,感觉没有传说的那么不堪
DSC05189-2

▼试了试拍运动的物体,其实习惯对焦环的行程之后边对焦边移动其实还行
DSC05207

▼迈阿密的酒店窗口看出去,懒得换16-35就用Loxia 35用机身的全景模式模拟一下广角,效果还可以
DSC05398

▼前景的焦外感觉也一般
DSC05411

▼发一张建筑吧,全程没用镜头校正,真的是横平竖直,直接LR转黑白反差不错
DSC05510

▼拍吃的发朋友圈才是实际用处
DSC05957
DSC05351

使用感受

买之前看了很多很多的文章,有点怕自己不喜欢最后还是得出掉,好在全套带UV入手价格折合$900不到,当时想想应该会比较好处。其实入UV本身的目的还有出二手方便,我的镜头日常一般都不戴UV或者保护镜,除非去环境相对恶劣的地方。可能是网上黑这颗头的太多了,以至于我用这颗头拍了几天还是有所怀疑,拿到电脑放大看才算是打消了疑虑,我对这颗镜头的画质十分满意了,除了焦外有些凌乱还有逆光一般之外别的都还不错。至于崩边,我倒是没什么感觉,大光圈下慧差和球差还是存在的,对我来说不影响,毕竟不拍手持的城市夜景。

手动对焦对我来说没有太大问题,毕竟用黄斑之后用上A7R2上的峰值+放大简直太爽了,个人觉得自己对焦的速度和35Art接Metabones的速度差不多,关键是习惯Loxia 35近摄时对焦行程的转换(0.3-0.7占了一半的行程,0.7-无限远是另外一半)之后基本上没什么难度,毕竟也是个小广角吧。从手感来讲,Cosina不论是VM还是ZM的头都摸过不少,Loxia系列的手感应该也都算上乘吧,这点没什么可以挑剔的。

这次出行完全没带X100T,只带了Loxia 35,FE55,85GM,A口的16-35ZA,实际用下来90%时间都在用Loxia 35,85GM去热火比赛的时候拿去拍了下以及拍了次女王,16-35拍星空用了一次,FE55根本没有用到,不过好在体积小反正也是随便一塞。这应该足以说明我对这颗头的喜爱程度了吧。